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友好型、人口导入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温度,我市实施关爱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暖心行动十项措施,切实增强外来人员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01 强化入学保障
根据户籍新政,落户本市的外来人员,其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入学“应收尽收”,有自有房产的按照学区入学,租赁住房的由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额情况按照“先学区、后统筹”方式安排公办学校入学。
02 兜牢入学底线
进一步优化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逐步推行“入学零门槛”。未落户的外来人员在我市社保缴纳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保障其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或政府全额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就读;选择就读保障型民办学校的,对其社保缴纳时长不设要求,零门槛入学。
03 落实人才子女优抚政策
高层次人才及紧缺型人才子女入园入学,按照人才类别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民办学校同意接收的,可不参加电脑派位直接录取。
04 简化入学办理程序
深化“入学一件事”改革,推行“锡学通”入学报名平台,简化入学材料提交和信息采集,全面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入学报名“掌上办”“一键办”,做到“服务零距离”。
根据公布的招生时间,通过灵锡APP教育专区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05 加强升学保障
在我市取得小学学籍的外来人员子女,按所在小学对口方案直升初中。在我市取得初中学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考中招与户籍生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外地学生在我市就读高中阶段学校,在我市取得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高中学习经历的外地户籍学生可在我市报名参加高考。
06 扩大优质学位供给
高质量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化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加快优质高中新建步伐,有序提高普通高中录取比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
07 优化课后服务
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遴选优质第三方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学习需求,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5+2”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08 提供暖心保障服务
6—14周岁本市学籍的外来人员子女,优先自愿免费参加“假期七彩公益安心托班”。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定制公交、校车服务,保障上下学出行便捷安全。
09 健全帮扶政策
在本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职前三年中职、技工院校中级技工班)就读,具有正式学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外来人员子女,在申请教育资助时与户籍生享受同等待遇,“应助尽助”。
10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通过家访、面谈、电话或线上联系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外来人员子女及其家长的沟通联系,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友好型、人口导入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温度,我市实施关爱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暖心行动十项措施,切实增强外来人员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01 强化入学保障
根据户籍新政,落户本市的外来人员,其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入学“应收尽收”,有自有房产的按照学区入学,租赁住房的由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额情况按照“先学区、后统筹”方式安排公办学校入学。
02 兜牢入学底线
进一步优化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逐步推行“入学零门槛”。未落户的外来人员在我市社保缴纳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保障其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或政府全额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就读;选择就读保障型民办学校的,对其社保缴纳时长不设要求,零门槛入学。
03 落实人才子女优抚政策
高层次人才及紧缺型人才子女入园入学,按照人才类别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民办学校同意接收的,可不参加电脑派位直接录取。
04 简化入学办理程序
深化“入学一件事”改革,推行“锡学通”入学报名平台,简化入学材料提交和信息采集,全面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入学报名“掌上办”“一键办”,做到“服务零距离”。
根据公布的招生时间,通过灵锡APP教育专区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05 加强升学保障
在我市取得小学学籍的外来人员子女,按所在小学对口方案直升初中。在我市取得初中学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考中招与户籍生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外地学生在我市就读高中阶段学校,在我市取得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高中学习经历的外地户籍学生可在我市报名参加高考。
06 扩大优质学位供给
高质量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化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加快优质高中新建步伐,有序提高普通高中录取比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
07 优化课后服务
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遴选优质第三方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学习需求,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5+2”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08 提供暖心保障服务
6—14周岁本市学籍的外来人员子女,优先自愿免费参加“假期七彩公益安心托班”。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定制公交、校车服务,保障上下学出行便捷安全。
09 健全帮扶政策
在本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职前三年中职、技工院校中级技工班)就读,具有正式学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外来人员子女,在申请教育资助时与户籍生享受同等待遇,“应助尽助”。
10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通过家访、面谈、电话或线上联系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外来人员子女及其家长的沟通联系,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